• 微信号:YuRunFoundation
  • yurunfoundation@sina.com

在养老院体验老年

在养老院体验老年

本文系第二届“玉润健康研究基金”项目研究专题。

本期作者:韩泽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研究生。

项目名称:身不由己——养老机构的疾痛体验。


做田野对我来说是一件期待已久的事情,很期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田野点。因此,在最初选择的时候,毫不犹疑地选择了去养老院做调研。在最开始也曾经预想过自己在田野点中可能经历些什么。不过事实证明,田野远比想象“刺激”。

 一、养老院“惊魂夜”

初次来到养老院,寻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门口,后来询问路人才得知养老院的正门在医院大门旁边家属楼下。直到发现家属楼正门旁边的一个棕红色铁门上贴着的“来访注意事项”,才知道原来这就是RQ养老院。

注意事项上提示着来访人员每天只能在规定时间进入养老院,进入之前要和主任确认身份等要求,不再像是隔壁随便进入的医院或是我每日穿梭自如的学校。这一刻我感受到养老院是封闭的,和外界有隔离。

直到通过电话和S主任确认身份之后,我才最终背着我的大书包进入养老院。说明来意后,主任在三楼找到了一间空房间,让旁边的护工阿姨帮忙准备床铺,让W主任帮忙找碗筷。于是,在这里我就有了稳定的驻扎地。

第一天的晚饭吃的什么忘记了,只记得伙食一般,大概了解周围环境之后,我就在房间里等待晚上的到来。但这个夜晚远超出我的预期。一位阿姨在半夜十一点半左右,奋力拽房间的大门,我当时在惊恐当中站起来,带着恐惧和埋怨打开门问她是声音太大吵到了么?我看到阿姨脸上也是一脸怨气。后来问了几句也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她就直接进来了。

我的感觉就像是有一个人闯进本来属于我的领地,第一反应是来者不善,于是在她放东西的时候,马上把放在洗手间的所有洗漱用品收了起来。(这一个做法,我在后期反思是由于对陌生环境中他者的不信任)

她拿出遥控器打开了空调,然后躺在床上开始大声讲电话并把电话另一头的声音外放。准备入睡的我愣是被这一幕吓得不知所措,索性就躺着静观其变好了。后来通过夹杂着些许方言的对话当中大概了解因为其中一个W主任训了这位阿姨,阿姨向另一个S主任抱怨并表明自己很抢手,可以在别的地方找到更好的工作,并表示受不了W主任的多话,想要离开。但当阿姨表示要拿着行李离开时,W主任貌似没同意,因此把阿姨锁在了养老院里,阿姨又因为没有地方睡觉就进入到这个房间。在这里能够选择留下来并且能够干得好的人很少,因此主任都会尽力劝解留下。

但是我知道老年公寓这里对于护理人员很是缺乏。S主任就劝这位阿姨。通过他们的对话,我发现阿姨对于养老公寓的工作很上心,她还想要参加培训让自己的能力上一个台阶。

后来零点以后,电话“会议”结束,我终于可以开始入睡。在凌晨两点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推开了房间门,进来麻利地打开灯,径直穿过房间去了阳台,到很后来才得知那是夜班阿姨来取走晾晒的袜子。清晨五点多,隔壁床阿姨手机发出巨大的铃声,紧接着S主任来敲门。

这就是在养老院里迎接我的第一个晚上,一个惊魂的夜晚。搞得自己缓了好久都没有勇气想要出门做事情。后来,精神状态恢复之后,去跟S主任了解情况,并询问他这个房间可不可以保障半夜不要突然进人(因为门锁是坏的),后来得到他的承诺。

在三楼我所在的房间旁边住着一对老人,但是这两位老人都有些不同程度的神智不清。奶奶经常哭哭啼啼,哭诉说妈妈为什么把她留在这里,另一位爷爷不说话但会对我点点头。最初的几天,每次走出房间来面对养老院里老人的时候都“强颜欢笑”,因为自己的心绪夹杂着恐惧与不安。每次走出房间后,都经常要在床上躺半天来缓解。

我对养老院的适应比想象的更慢。相比于过去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无论是洗澡、接热水、吃饭上,其实都有一种落差。并且,这种落差会随着目之所及的老人生活而变得更加剧烈。我会疑问,在过去的乡村调研里,面临着更恶劣条件的时候,也没觉得怎样。但,这次明明有自己的房间,还没有风吹日晒,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心理落差呢?

最初一个人在田野里的时候,苦于生活环境、苦于无人交流、苦于对于陌生环境的惧怕以及调研的压力、苦于闭塞的空间等等。这样的田野虽然让我更好把握,但是不自觉地压抑让自己经常陷入其中。更是使得在电影院看《我不是药神》中,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而痛哭流涕。

我也有意在最初让自己陷入一种情绪的状态,努力达到一种共情,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我的视角会随着我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而不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东西。

 二、养老院里的护工

在进入养老院一周后,发现养老院来了新的年轻面孔——是当地四位参加养老院勤工俭学项目的大学生。她们的领队和我住在一个房间。这对田野中的我来说可谓是及时的慰藉,因为有了同龄人一起生活,也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

后来我还跟随她们去参加郑州慈善基金会组织的大学生养老院护理员的培训。这次培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对护工的认识。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实际上也是透支的过程,也让他们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比如遭遇扭伤、劳累过度、下肢水肿、静脉曲张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受到更大伤害。她们也许会经过简单的培训,但对于自身保护的学习却是缺失的。

护工并不知道在工作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因此以一种损伤自己身体健康的方式来养护病人。就有这样一种矛盾的存在。

养老院里的X阿姨,退休后自己创业经营饲料加工厂,后期破产之后就进到家政行业参加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在后来的聊天中,还了解到X阿姨选择这份工作也是想要学习护理老人的方法,以后回到家中照料自己的老人。我同X阿姨的接触是在田野后期,她因为儿子结婚需要帮忙而请了一个月的假。

对于X阿姨的关注是因为对她身份的两次界定过程,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深色花裙子在和另一个护工一起给另一个老人做按摩。我惊讶于她的手法娴熟以及她是我所见到的家属当中对老人最尽心的一个,X阿姨边捏边和躺在床上的爷爷说话,X阿姨就问:“X叔叔,认不认识我了?”但爷爷实际上是没法回答,我走上前问X阿姨和爷爷的关系时,才知道原来X阿姨也是护工。就这样带着震惊我跟随她们一起帮这位爷爷按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经常跟着这位X阿姨,观察她的照顾方法。

在我房间隔壁工作的L阿姨,面容和善,在回到河北之前在广州东莞的电子厂宿舍当宿管人员,工作比较轻松。后来在KNX家政的居家养老机构工作,后来经过同乡介绍到了RQ养老院。来到这里两三个月,对于工作的解释就是挣这份钱就要干这份工作。

对于伺候人的工作向外界难以说,特别是照顾男性老人需要面对暴露的身体甚至是生殖器官。但后来就适应了这个工作,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够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以同样理由坚持工作的护工阿姨还有很多,都是在退休或者农闲的时候出来找工作,很多都是为了攒钱给儿子买房。

在田野的中后期,随着对于养老院的环境以及周围人的熟悉,终于开始在晚上“出动”。在此之前,每天到了白班护工离开养老院的时候,我也就回到房间休息。但是隔着房门也会听到隔壁奶奶的哭声,一直让我没有勇气出门。后来连着几晚跟着夜班阿姨走动,看了不同的老人在床上的样子又让我辗转反侧。

到了养老院的夜晚,就会发现比白天更多的无奈。还记得一位奶奶问我现在是白天还是晚上,这一刻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终日躺在床上的状态已经会让人无法得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对于这种情况的老人每日的活动空间约等于零,身体被放置于一张床上,吃喝拉撒都在和身体相称的空间里通过他人的帮助完成。哪怕是喝水都需要按铃叫人才能够实现。

有时候在想,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看待老人,而作为护工又应该要怎样对待老人呢?

其实,本身护工的工作就很难做,能够坚持下来的总是少数。这里的工作很辛苦,工作内容也让人很难接受。除了体力上的付出之外,心里也处于巨大的紧张感之中,特别是晚上只有一个人值班的夜班阿姨,一晚上都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因为曾经有过脾气不好的爷爷会下床打人。用阿姨的话说:“这种工作实际上‘人命关天’”,稍有疏忽,都可能是对一条生命失责。

夜班阿姨出于责任心,一直在照顾着每一个老人。为了防止褥疮的发生,护工每两个小时都需要帮助老人翻身,但有的老人因为身体转动的时候不舒服会哭,哭的时候会让人很心疼,但阿姨只能安慰老人马上就好然后继续完成翻动的动作。夜班阿姨一直在跟我说这个工作做着做着就会适应,就不会像最开始的时候难以接受。而这句话从我询问的每一个坚持下来的护工口中都曾有所表述。

三、养老院里的老人

我内心当中一直拒绝回忆养老院中的老人,不知道是出于自我保护还是保护老人的原因。我不想从任何角度去描绘养老院中的老人,这样的形容永远有失偏颇,而阅读或者倾听的人也会带着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但我找不到太多积极的词汇去形容心里的感受。

总之,这段心绪充满着无奈和害怕:无奈于现状无法改变,害怕于自己或是身边人会有同样的境况。

P奶奶因为耳聋听不清声音,因此她的说话声音总是很大。有一次,我错过了事情的开头,只是发现Y阿姨和P奶奶有点生气,耸了P奶奶几下,P奶奶开始自己打自己的脸好几下,之后说:“打不死呀!”

看到这个情景的时候,其实我很痛心。P奶奶虽然身体比较健康,但因为同她交流所存在的障碍,而发生多次冲突。到后来护工阿姨把奶奶送上床,奶奶询问我和隔壁奶奶的关系,我说没有关系,但是她根本没有办法听得清楚。但从P奶奶的眼神当中仿佛透露出一丝羡慕,误以为我是隔壁奶奶的家属陪伴她身边。

另一位B奶奶,原来是老师,在没有进入到养老院的时候,可能是精神上有问题,据护工阿姨说,B奶奶在家里的时候会跑到大街上,把自己身上弄得都是灰。当我陪在B奶奶身边的时候,奶奶一直想坐起来,说再不走走都不会走了。

可实际上,B奶奶的一条腿根本没有办法伸直。当我看到护工将B奶奶抱到床上准备休息的时候,她的下肢一直处于一种弯曲的状态无法放平,并且下面的皮肤也许是因为长期保持坐姿已经发黑。在平常,B奶奶一个人坐在走廊里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传来一两声:“让我走吧!”,而这个声音也就一直陪伴我的整个田野。

我最喜欢的G奶奶,有几天胃口不好,养老院的食物一口都不吃。有一天,我打算慢慢喂她吃、哄她吃,旁边的J奶奶也是一直跟我说一定要给她多吃,不然晚上就会饿,饿了就没有东西吃了。养老院的伙食,因为成本需要控制,所以饭菜不可口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

在养老院里面的生活,除了基础的一日三餐,实际上老人家生活水平的高低全都看家人是否自觉。老人的生活用品、零食、水果(除了有特殊原因),更多地都是需要家里人来提供。G奶奶是宁波人,长期住在上海,后来因为儿子工作的原因来到郑州,身上有一种江南女子特有的气质。在阿姨口中得知,G奶奶在刚过来的时候,每天都想着要回家,将自己的东西整整齐齐地打包好,然后拄着自己的拐杖就要找儿子。在我调研期间,奶奶也是说了几次想走,然后询问为什么之后得到的答案还是要找儿子。

有一天我在G奶奶房间里陪她坐在床上,这样护工阿姨可以不用把奶奶绑在凳子上保证安全。G奶奶一直在翻弄自己的抽屉,想要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后来一直在弄口服液的药瓶,然后打算自己吃药。我就跑到阿姨那里问,奶奶的药需要怎么吃,阿姨告诉我G奶奶没有药,药是隔壁奶奶的。我就回去跟告诉奶奶说:“你身体健康着,不需要吃药。”就赶快把药放了回去。

后来阿姨回来,我们一起聊天,阿姨说G奶奶人可好了,还会走到旁边的奶奶那里问她要不要喝水(旁边的奶奶用胃管,身体状况很不好)。后来,到了晚上,阿姨们准备下班,下班前就需要把夜间可能会下床的老人用束缚带绑好,防止夜间下床,发生危险。阿姨说,有一次给G奶奶绑好之后,一个回头的功夫,奶奶就把绳子解开。(这个束缚带类似于搓澡巾的形式,露不出五指)阿姨都会很奇怪奶奶是怎么解开的,所以没有办法只能系得更紧,并且固定在床的下边,防止老人自己挣脱。

来这里的人们,当看到老人的状况的时候,总会不可避免地设想自己年老时的状态。但是,这里面的老年人大多因为家中无人照顾、生活无法自理,或者需要细致的护理才能够维持生命。因此这里看到的生命形态就是一种些许消极的模样。在这里所接触到老人,想回家回不去,每天重复着相同的生活。

在养老院调研的这段期间,随着看到的情境不同,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

当让我站在生命即将终点的地方回头望,仿佛就能够理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老人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深思,体验过老年或许才能够体会年轻的价值,而年轻是什么呢?只有二十出头几年的青春岁月吗?不是的,在每一个还能跑还能跳的当下,就是年轻;在每一个能够尽情追逐自我的时刻就是年轻。

 四、研究心得

我们终将面临老去的一天,属于我们的东西都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消失。并且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我们思想虽然可以驰骋,但是身体却成了一个老旧的躯壳,这个时候我们如何面对这样的自己和这样的生活呢?当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别人照料,当自己被疾病缠身不能动弹,这些生命存在的极端形式的生活境遇究竟是怎样的呢?

年老,是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的阶段,我们会害怕,我们会恐慌,因为我们对于这一群体曾有着或好或坏的想象。通过人类学的方式,让我有机会进入到养老院中,揭开我们对于养老院的想象,从真实的生活场景理解老人的生活。在接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之后,我也逐渐发现研究过程对于自己的改变。

在养老院中的生活让我明白健康是最宝贵最重要的事情,能够凭着自己的心意自由活动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事情遮住双眼,在很多时刻都觉得这一件事可能“生死攸关”,但是,在感受过身体失能可能带来的生活情景之后,就会额外珍惜每一个自由的时光,额外珍惜自己的生命。虽然,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不美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每一个当下都是属于自己的奇迹,我也带着这样一种磨灭不了地心态回归到我自己的生活之中。

很感谢玉润公益基金会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能够以无忧的心态进入田野,完成自己的调查。也正是因为对于健康这一主题的关注,我更加珍惜身边人,也努力在生活中传播健康知识并且关注边缘和弱势人群的生活状况。

huangmou

留下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