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号:YuRunFoundation
  • yurunfoundation@sina.com

佳木斯项目评估报告

佳木斯项目评估报告

201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富晓星、史梅和硕士研究生袁栩组成的评估小组对“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医护人员培训项目”进行了终期评估。这份评估报告将从项目背景和执行情况、评估内容与方法、项目实施效果分析、项目总结经验和改进建议等方面,回顾项目实施过程,分享项目成果,为推广项目经验提供参考依据。

一、项目背景和执行情况

位于佳木斯的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地处边疆,信息相对闭塞,除主任医生和护士长外,其他医护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和外部交流机会很少。在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同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肩负很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缺乏舒缓压力的环境和与同行切磋的机会。

根据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发展现状,结合佳木斯北大荒知青安养中心的需求,默沙东公司资助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玉润基金会开展为期一年的项目活动。通过培训,使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为知青中的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和服务,提高他们的治疗技能和康复服务水平,为今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开拓新的思路。

项目为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到北京学习交流的机会。培训于2013年10月、11月分两次进行,各有18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主要分两种形式: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与交流。具体内容如下:

图1:项目在京的培训活动及内容

 

除在京培训外,项目还委托专家(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郭红利、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康复科主任张帆)赴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进行现场讲座和指导。讲座内容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分级管理、精神科风险管理等,此外还进行了现场会诊、病例讨论等活动。具体内容见图2:

图2:项目在佳木斯的培训活动及内容

二、评估内容与方法

评估小组于2014年4月赴佳木斯对项目进行终期评估。此时培训活动的参与者已有几个月的时间沉淀,更可体现出项目对他们的持续性影响。

本次评估原计划访问所有参加过培训活动的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的医护人员(共36人),但有9人因各种情况(调走、休产假、出差、进修等)不在岗,实际访问27人。

本次评估采取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估采用的是社会研究中最普遍的问卷调查法。虽然本次评估的被访者人数不多,但问卷调查可以在较短时间更有效地了解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普遍情况,并且由于问卷要求匿名收集,有利于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所有被访者中,男10人,占37.0%;女17人,占63.0%;年纪最小的只有22岁,最年长者55岁,平均年龄37.3岁;85.2%的被访者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医务工作最短一年,最长37年,平均13.3年。

问卷调查之外,为了更深入了解参与者对于项目培训的态度、意见、原因,以及项目对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评估小组根据岗位、年龄、工作经历等因素选取了15人进行了半结构式的访谈。为更全面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小组还另外访问了3位知情人士。每个个案的访谈时长大约是半小时到一小时。

三、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一)满意度评价

满意度是个综合评价,参加者可能会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培训时老师授课的方式、课程的内容,与参加者互动的多少、互动的方式,现场交流的氛围、热烈程度,个人对题目的感兴趣程度,有没有迫切的需求等等。对于参与的每一次活动,被访者都进行了满意度的评价。

问卷设计了四个维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结果显示,被访者的满意度普遍很高。每项活动的参与者选择“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都在85%以上。其中,“心理减压工作坊”讲座、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现场交流最为突出,都有92.6%的参与者表示“非常满意”。

若将满意度量表进行赋值,设定满分为10分,即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非常不满意得分为10、5、-5、-10,可计算出参加者对每一项活动满意度的平均得分。结果如图3:

从结果可知,平均得分最高的专题讲座是“心理减压工作坊”,达9.63。其他依次是:“精神科临床新进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模式探讨”、“精神障碍的机构内康复”讲座,平均得分也都在8.1以上。平均得分最高的现场交流活动是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的参观学习,达9.81;之后依次是: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回龙观医院、安定医院和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现场参观座谈,平均得分都在9.4以上。

(二)实用性评价

本次项目的培训活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重视实用性。讲座主题和现场交流内容都与参与培训的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评估问卷要求参与者针对每次活动的效果——主要是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没有作用来进行评价。

效果评价分三个维度:非常有用、有一些用、没什么用。参与者认为每项活动“非常有用”的比例也相当高。四项讲座中,“心理减压工作坊”一项最高,74.1%的参加者表示“非常有用”;现场交流中,回龙观医院的参观学习一项最高,77.8%的参加者表示“非常有用”。

若对作用评价量表进行赋值,设定满分为10分,即“非常有用”、“有一些用”、“没什么用”的得分为10、5、0,可计算出参加者对每一项活动评价的平均得分。结果如图4:

总的来说,各项活动的实用效果评价还是很高的,最高的达到9.04分,最低的平均分也有7.08分。四项专题讲座中,“心理减压工作坊”的满意度和效用得分都高,说明参加者无论对活动本身、还是对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性上,都有非常高的评价。“精神科临床新进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模式探讨”、“精神障碍的机构内康复”讲座的满意度和实用性评价相对低一点,这可能是因为培训参与者中有一半从事护士工作,他们反应这些内容与医生的日常工作关系更紧密一些,有些内容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好理解,所以他们不一定能完全听懂,但之后仍觉得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五次现场交流活动的实用性评价与满意度类似,平均得分很高且相当接近。实用性得分最高的是“回龙观医院现场座谈交流”,达9.04分,之后依次是: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安定医院、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的参观交流。

总而言之,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实用性评价都是相当高的,可以说项目在目标人群中产生了积极的、良好的反响。因此,92.6%的被访者表示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动,他们仍然非常愿意参加。

(三)、对个别活动的分析

每次培训活动的主题不同,内容不同,就参与者而言,虽然他们在同一单位,在背景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在年龄、文化、岗位、工作经历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因此他们的意见一致性很高,但有时也会有一定的分歧。以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个案访谈资料),就其中几项活动进行个别分析。

1. 心理减压工作坊

在几次专题讲座中,“心理减压工作坊”的满意度平均得分最高,达到9.63,实用性得分也是第一,达到8.70。参与者的评价如此之高,与他们的工作状态和需求是密切相关的。

在佳木斯市当地,安养中心医护人员的收入不算高,处于中等或偏低的水平。被访者中,月平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占81.5%,在3000-5000之间的占18.5%。88.9%的被访者对目前收入水平表示“不太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医护人员普遍抱怨同行业中精神科的工作危险性高,但收入却偏低。88.9%的被访者认为精神科在医疗系统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工作压力却“大得多”(44.4%)或“更大一些”(44.4%)。回顾最近12个月的工作状况,48.1%的被访者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51.9%的被访者认为“有一些压力”,没有人觉得轻松无压力。据他们认为,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的特殊性”(77.8%),其次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大、太辛苦”、“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问题”和“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见下图:

工作压力有时会带来一些负面情绪,如悲伤、沮丧、忧虑、烦躁等。在最近12个月内,18.5%的被访者经常会被负面情绪所困扰,70.4%的被访者有时也会感受到负面情绪,只有11.1%的人没有。多位医生、护士都谈到了工作压力大会带到一些心理上的压抑、烦躁等问题:

大多数时间是我们护士在跟病人接触,医生每天上午来查房,开药。而我们护士,就一天二十四小时陪着病人,像我们家里有老人,有孩子,特别是像我现在刚起步,再加上患者,有时候心里特别烦躁,尤其是我们女人,觉得怎么这么闹心呢!(HF4)

前段时间有个患者在我的班上去世了,凌晨两点多,感觉每天一上班心理就很紧张,有恐惧心理,不想上班,上班就怕,怕出事……(HM2)

我周六周日还总排夜班,还要担着很大的风险。作为一个科室的管理者压力更大。前一段时间有两个患者,都是老知青,走的特别的急。……他俩间隔时间不是很长。弄得我回家这个电话天天放在身边。我们要求24小时开机,电话响了肯定是有事。……(Y1)

有时他们还会将工作中的情绪带到生活中:

工作肯定有压力,病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我们。下班之后有时候还会想。举个例子吧,有些生理上的问题的病人很难护理的……遇上这样的问题心理很烦。病人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他们情绪也不稳定。有的时候一天遇上很多个这样的,你可能就会生气。有时候可能是小事的挤压,需要释放,回到家里就会跟家人吵架,有时候就是莫名其妙地跟家里人吵架了,家里人有时能够理解,那就过去了,有些时候就是家里人也会发脾气:“凭什么医院的事还要来跟我吵架啊?”最主要的是要跟家人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不然他们肯定很难理解。(HM3)

在应对方面,54.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还是有些办法能够舒缓情绪的,27.3%的被访者认为虽然暂时没什么办法舒解,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随着时间会慢慢淡化。还有18.2%的人认为即使有时光机器,有时还是不容易遗忘,会在心中慢慢累积。可见,近一半的被访者没有什么积极的应对之策。

精神科的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缺乏应对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于是心理减压工作坊切合了他们迫切的需求。专家既讲授了一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还带领他们做了一些实际的操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参与者表示对自己很有启发:

我们院以前举办过黑龙江省心理学年会,但是更多是大家经验交流共享,并没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确实头一次。我感觉挺好的,我自己是有感而发,平时可能我们在一起都没怎么聊。(Y1)

我觉得就是那个樊教授心理解压那个特别好。因为我觉得像我们这种工作压力非常大,现在我上班来讲,可以说从我开这个(知青科男病区大门)锁开始,心就是悬着的,时刻担心患者摔倒啦(有些患者年纪大了),地上有一滩水就要马上擦掉。然后总感觉没有机会减轻心理压力,偶尔跟朋友一起出去唱唱歌玩一玩还可以,但是也不能天天出去跟朋友唱歌,所以希望给我们增加团体解压或者个人解压的心理辅导。我觉得樊教授那个培训的效果非常好,在医院开展也可以。像他那个画圆圈,最小压力那个比较有用,还有最后那个有点类似于催眠那种,把自己想象的都写出来,告诉自己生活还是美好的,生活还是有目标的,大家一起念的那个项目也可以,那个主要是团队协作的力量。(HM2)

2. 其他讲座

除了心理减压工作坊之外,其他几次讲座:精神科临床新进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模式探讨、精神障碍的机构内康复等也使参与的医护人员增加了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医生和技术人员更想了解一些前沿的理论、技术、实践等:

作为一个医生来讲,了解一些前沿的东西,知道精神科的一些新进展,我很注重这方面。我们这些人视角不一样,护理的人想了解护理这方面的事情,康复的想了解康复的事情。(Y2)

第一次培训我没来,以为都是讲医学和治疗的,但我们院长给我打电话,说好多内容涉及到康复,社区康复、机构内康复等,康复基地的人都应该过来听听。第二次培训我就马上过来了,感觉对我们非常实用。(Y5)

有些护士觉得知识储备不足,某些内容没有完全听懂,但还是觉得很受益,增长了见识:

作为我的本职工作来讲,像各位老师讲的什么咨询模式、居家安养这种有点康复性质的,我可能觉得我的文化水平不够高,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应该说通过讲座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我记得有一门课讲的是精神科的新进展,我感觉那一堂课学到的不少,像现在精神科的病因还没有找到,用药还比较保守等,使我们对精神科有进一步的了解。(HM2)

3. 现场参观交流

相对于讲座的形式,现场参观交流更加生动、直观。本次项目除了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等条件优越的大医院,还特别选择了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等有特色的机构,使参与者对于不同条件的机构都有一定的了解,便于他们学习和借鉴适宜本地的做法和经验。被访者普遍认为现场参观、座谈和交流生动活泼,令他们印象深刻。在五次现场参观与交流活动中,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的满意度最高,回龙观医院的实用性评价居首。被访者对这两家机构的康复模式、人性化管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印象最深刻的是康复模式回归社会吧,有中转站、家庭模式,应该是在大柳树和回龙观听到的。还有管理上更强调人性化。回来之后能看到一些不足,比如说我们的病房管理,我们比较刻板一些,比较严格,有些病人就有一些反面情绪。(HF2)

大柳树那次,我们上食堂参观,发现患者在切菜的时候周围放着音乐,我对这个印象挺深的,我们平时写病历的时候也是很枯燥,很烦,人家在切菜的时候听音乐也能把菜切得那么好。就是感觉很人性化的。(Y3)

大柳树建的篮球场可以让患者出去玩,对患者的康复有帮助,而且锻炼、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若患者总在病室里呆着,关系处不好,就非常孤癖。(Y4)

有医生觉得可以借鉴回龙观医院的院内康复模式:

通过交流,了解人家是怎么干的。有很多地方我们赶不上,如院内康复没法和回龙观比。我一直想着手搞院内康复,比如建一个活动大厅,每个科定期的去。哪怕给他们一个活动空间。(Y2)

知青科的护士长认为可以借鉴回龙观医院等的优质护理经验。而且,培训之后科里已经在工作中做了一些改进,如为病室贴上标签等细节:

去回龙观医院等,对他们的优质护理印象深刻。包括大的方面,病区的环境啊,格局啊这些,我们觉得非常实用。优质护理主要指我们病房这一块,怎么样更加无缝隙地细致地为病人做服务。原先我们护理人员少一些,可能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改进了以后把每个病房都贴上病人的名字,便于查房,然后有一些防疫室或是重点看护的病人我们贴上标签,在回龙观医院他们就是这样,这块我们以前没有做得那么细。(HF1)

还有医护人员对于海淀精神卫生防治院、大兴农疗基地的康复模式有浓厚的兴趣:

还有就是患者做手工的活动,以及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的小工厂做的那个尿不湿的垫子和小筷子什么的,我觉得对于院内的康复特别实用,销路也有了啊。还有用计算机做康复训练的,我觉得那个也非常好,在我们医院暂时还没有开展,要是开展的话也应该可行的。(HF1)

医护人员认为通过患者通过这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自身的能力,增加与外界的交流:

我觉得大兴精神病农疗基地的印象挺深刻的,首先它的建筑面积挺大的,有点居家的感觉,一个院一个院的。患者白天可以在外面的院里活动,至少比我们这里在大厅集中好点,对患者好一点,患者好的话我们的压力也会少一点,我们的压力跟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关系。(HM2)

我觉得大兴农疗的模式很好。那个不止是劳动,是户外的活动,主要是让患者去进行与外界的交流。(HM3)

4. 专家赴佳木斯的现场讲座和交流

除在京培训外,项目还委托专家(北京市精神卫生保健所副所长郭红利、大柳树精神病康复中心康复科主任张帆)赴佳木斯知青安养中心进行了精神疾病患者分级管理、精神科风险管理、应急处理等讲座以及精神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研讨等活动。参与的医护人员对这次活动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评估和分级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像我们以前也在进行患者的康复(训练),但是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形成评估体系,感觉这个患者应该可以,就让他尝试去进行康复,培训完了之后吧,觉得应该还是有一套模式,去评估一下这个患者是不是适合去进行康复训练,现在我们医院在逐渐地进行完善。(HF1)

精神疾病康复档案也在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培训时专家讲患者社会功能如何评定,原来我们医院都没有。现在我们患者走之前都会有一个康复档案,具体的细节也是郭所长留下来的。确实这方面我们没有认真的做过。有帮助的。而且有的患者我们以往认为比较稳定的,去的时候一定要做评定,至少三名专科医生评定。有这个评定,就有一定的制度保障。真的出现风险,就直接转到病房。(Y1)

四、项目经验和改进建议

(一)、项目经验总结:

1. 项目设计角度

本次项目在设计上比较符合边远地区精神病院的专业技术需求。一方面考虑到了边远地区精神病院在资讯上的相对弱势,注重专业上的新趋势和新技术等内容。另一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临床治疗、康复、回归等各个环节,以及医务人员切实需要的心理解压、应急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边远地区精神病院往往更重视治疗,康复方面相对薄弱。本次项目介绍了机构内康复、社区康复等的主要理论和实践,还特别选择了一些康复上有丰富经验的机构进行现场交流,使参与的医务人员增加了相关知识,还有现场观摩先进经验的机会。

下图是被访者希望获得哪些方面培训的选择结果,可见精神疾病专科知识、技术新进展、心理减压、职业防护、应急处理等都是他们迫切需要的,而相关内容本次项目基本上都涉及到了。

2. 项目团队构成角度

本次项目集合了多学科的专家和人才,如医学、社会学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精神科专家具有不可取代的专业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需求有敏锐的观察,可以使培训内容更贴近他们的日常工作。

社会学专家可以在了解历史文化特殊性的角度上,给予全方位的调研。在前期赴当地对医护人员、患者进行了深入了解,对项目的执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后期可以在项目经验的总结、推进社会影响上提出建议。

 

3. 项目执行角度

从执行上来说,本次项目形式多样,有专题讲座和现场参观交流等,既实现了知识和技术上的更新,也生动直观,参加者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项目还将主要的培训地点选在北京,除了科室负责人,普通医生、护士很少有这种暂时脱离工作环境,到北京进行培训的机会,因此积极性普遍很高,态度非常认真。

有参与者觉得自己通过讲座获得了许多新知识:

治疗与我们关系很大,康复有一部分有关系。想了解医学的新进展,有什么新药,新研究出来的东西。这次回来就了解挺多。我觉得讲座可以讲得稍微再宽一点,再细一点。(Y4)

也有参与者特别喜欢这种院外进修和参观交流的形式:

我们还是比较喜欢参观交流或者院外进修,就是你能够切身体验到,更加直观。如果能与他们一起上下班,可能会学到很多东西……(HF1)

我喜欢比较轻松一点的,像面对面交流,参观都可以,轻松一些,三五个人或者十来个人坐在一起谈论,本来没有问题的,可能就在这样的场景下激发出问题了,忽然之间想到了就会提出来。(HM2)

而项目委托专家赴佳木斯当地医院进行了讲座、病例讨论等活动,参加的医生表示这种指导更有针对性,对他们非常有帮助,比只泛泛地讲理论和技术更易理解。

 

4. 项目影响角度

项目对参加者的实际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前面有医护人员提到的一些细节上的改变(如优质护理、病房标签等),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制度性的改变,如分级管理、患者评估制度和康复档案的建立:

我们确实这方面(康复)条件优越,我们的地大,养殖的规模也大,条件是很优越的,但是我们唯一欠缺的是理论的东西。经过培训我们把理论填充进来了,包括经防所的郭所长来佳木斯讲的评估制度。现在从科里出来要给患者做安全评估,到了我们这儿呢,也要给他们做安全评估,通过七天的一个观察,给他安排一些简单的劳动,再去进行评估,行我们就留下,不行我们送回去科里,完了行的我们就分组进行培训,我们这一个技术人员领七八个人进行培训,培训完了之后就给他们分工……一个月之后一般是有一个评比,完了给表现好的有点零花钱,护士每个月都会去给他们订购他们需要的东西,剩下的钱发到他们的手上。(Y5)

项目培训还对康复科(十六病区)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项目培训对建科室(康复科)有积极的影响。以前我们没有科室,叫副业队,直接归属医院。通过培训,我们更明确了康复的理念,提升了在医院的地位。我们发现以前还有些工作没有做到位(如评估),不能够保证病人的安全,人员也不够,就向院里反映,医院就同意建科,后来就配备人员什么的,等于说这个体系就完整了,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用分心了。

3月18号(2014年)正式建科,一批是医护人员,一批是我们这样的技术人员。建科之前我们只有8个病人,有种植的养殖的,建科后经院里批准,从各个科室抽了一些人,现在一共26个病人。医疗护理的连医生,护士长带护士9个人,原来只有一个人。技术人员去年是9个,现在这边是3个,那边(有两片地)是2个。

建科以后我们的地位可以说是提升了,治疗和康复成为一体,康复我们也分两块,室内康复和室外康复,室内康复就是在科里活动,种植养殖都是属于室外康复……我感觉康复基地这个项目很有必要,原先就是治疗—出院-然后又犯病—住院—出院,现在不是了,现在是治疗——康复——回归社会的模式了。(Y5)

 

(二)、项目改进建议

1. 人文关怀角度

与内科、外科等其他科室相比,因病人相对特殊,精神科的医护人员与病人的关系也更复杂一些。在本次调查中,有81.5%的被访者表示曾有病人对他(她)做出过攻击性行为,82.5%的被访者曾因病人产生过恐惧感。

因此,项目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支持,使他们的心理解压常规化,更有效地应对负面情绪的困扰。另外根据他们的需求,可以加强职业防护、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急处理等内容的培训:

我们也下发学习了《精神卫生法》,我觉得对医护人员的权利保障相对较少,对患者的保障较多。护理安全这块我觉得现在还是病人多,护理人员少,人手不够,尤其是夜班,有什么突发事件真的是防不胜防。(HF1)

我家人倒是担心我的安全,只要我一上夜班,我妈就提心吊胆的,直到我下班。上夜班稍微晚一点回去,我妈就打电话来问我咋来没回去。我妈经常对我说:“你别惹那些患者啊,别让人打了你,你对他们好一点,你别老说他们。你上夜班的时候精神一点,别打盹。”她天天都说。(HF2)

尽管病人相对特殊,但仍要尽心照顾。48.1%的被访者曾遇过病人对他(她)产生过情感上的依赖。92.6%的被访者表示“能力允许时,我也想对病人多一点关怀”:

精神病人就是心眼小,本来多大点事,我们正常人可能睡一觉就过去了,但是他们不行,他们老想……还是希望增加一些了解病人心理的方法,我们有时不能根据个人的判断来弄他们的行为。我们平时虽然跟他们聊天,但是聊得不深,有些人根本不跟你沟通。(HM3)

我那时候老怕,总是胡思乱想。现在接触过了,觉得他们是可以沟通的,时间长了也有感情,跟我们正常人一样,我现在会跟他们开玩笑,说话觉得跟家人一样。(HF2)

项目还可以针对大众的偏见与歧视,在社会上实施一些简单易行的科普活动,增进大众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和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了解,减少歧视:

我觉得外界只报道了精神病的一些现象,遮住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以我在精神病院的经验来看,很多就根源的东西盖住了。实际上事情是比较复杂的,一到媒体那里就被简化了。(HM1)

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认识总体是负面的,很多新闻报道都是精神病人杀了多少人,没有说精神病人在哪儿工作啊,回归社会啊,没有这样的报道,从来都没有。一说精神病患者,大家都吓到了。(HM2)

不止是病人受歧视,精神科医护人员有时也会受到异样的眼光,主要是基于大众的不了解和好奇心:

你说你在精神病医院,人家就会大吃一惊:“啊?你在精神病医院工作啊!”他就是无意识中就形成了一种歧视,他不是故意的,是无意识的,就好像我是精神病一样,我有时跟他们说“我又不是精神病患者,你这么惊讶干啥啊?”我的朋友们就会一笑而过,但是他这个反应就已经让我心里面非常难过了,但是他们就是没有意识的反应。(HM2)

2. 技术支持角度

项目可以针对医生、护士等的不同需求,设计一些更有侧重点的培训内容。对于医生,可以更侧重于治疗、康复等的理论、技术上的前沿培训,可以在深度、广度的追求上再做一些探索。

对于护士,可以更侧重于临床心理护理技巧、康复期的心理团辅、医护患之间沟通技巧、安全防护等内容,以开阔视野为主,更多采取比较直观、生动的方式。

项目还可以利用最新的信息和传播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的沟通与交流。北京、佳木斯之间毕竟有一定的距离,每次集中培训需要协调时间和精心的安排,场次毕竟有限。如果能够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比如远程视讯等方式,可以使两地沟通和交流更加常规化,更加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另外还可以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在大众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普及知识和反歧视的活动,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影响面。

huangmou

留下您的信息